首页

免费女王社区调教

时间:2025-05-25 13:03:53 作者:深耕中国丨“以旧换新” 外资共享红利 浏览量:37794

  中新网3月14日电 水利部农村水利水电司司长陈明忠14日称,目标到今年年底,农村自来水普及率再提升两个百分点,提升到92%,规模化供水工程覆盖农村人口比例提高三个百分点,达到63%,大大提高农村供水保障水平。

  3月14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新闻发布会。会上有记者提问:农村饮水安全保障事关民生福祉,请问水利部在这方面取得了哪些进展?以及下一步将开展哪些重点工作?将实现哪些新目标?

  陈明忠表示,水利部会同各地和有关部门全面落实党中央、国务院部署,大力推进农村供水工程建设,到2023年底农村自来水普及率达到90%,九成的农民都喝上了自来水,规模化供水工程覆盖农村人口比例达到60%,规模化就是供水规模达到千吨万人的规模。主要有几项进展:

  一是确保农村群众饮水安全方面,打赢了农村饮水安全脱贫攻坚战,持续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到2020年底全面解决了1710万贫困人口的饮水安全问题,妥善解决了1095万农村人口饮用高氟水、苦咸水的问题。持续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在应对2022年长江流域干旱等自然灾害过程中,全力保障农村群众的饮水安全。

  二是持续推进农村供水工程建设。10年来,累计完成工程建设投资达到5556亿元,解决了1.3亿农村居民的饮水安全问题,巩固提升了5.1亿农村人口的保障水平。到2023年底,全国建成农村供水工程563万处,供水服务人口达到8.7亿。

  三是积极探索创新资金筹措模式。在各级财政投入的同时,指导地方两手发力,多渠道筹措资金开展了农村供水工程建设。比如,近三年共落实资金3049亿元,用于农村供水工程建设,其中地方政府专项债券、金融信贷和社会资本等投资占比接近80%。

  四是建立健全管理体系,落实农村饮水安全“三个责任”“三项制度”农村集中供水工程全面定价收费,中央财政安排维修养护补助资金,支持地方加强农村供水工程的维养。

  陈明忠称,农村饮水安全保障是巩固脱贫攻坚成果,推动全面乡村振兴的一个重要标志。下一步,水利部将指导各地全面推进农村供水高质量发展。

  一是规划引领。组织各地编制农村供水高质量发展规划。

  二是以县域为单元,整县制推行“3+1”标准化建设和管护模式,“3”就是优先推进城乡一体化、集中供水规模化建设,因地制宜实施小型供水工程规范化建设改造等这三种建设模式,最大程度实现城乡供水同源、同网、同质、同监管、同服务。“1”就是实现县域统管、专业化管理全覆盖的管护模式。

  三是加强水质保障。深入实施农村供水水质提升专项行动,加强农村饮用水水源地保护,配套完善净化消毒的设施设备,强化水质自检和巡检,确保农村供水水质安全。

  四是牢牢兜住底线。探索建立平急两用的农村供水应急保障体系,健全农村供水问题快速发现和应急响应解决机制,确保发现问题及时得到解决,动态清零。目标到今年年底,自来水普及率再提升两个百分点,提升到92%,规模化供水工程覆盖农村人口比例提高三个百分点,达到63%,大大提高农村供水保障水平。 【编辑:于晓】

展开全文
相关文章
联合国官员警告:加沙北部已陷入全面饥荒

这款检测试剂盒由检测试纸、尿液采集管、尿液浓缩管等构成,操作简便。患者只需将采集到的尿液(或浓缩一定倍数的尿液)滴入检测试纸,耐心等待10-15分钟,即可快速判断AD发病风险等级,有利于老年人早发现、早干预、早治疗。

水利部:中国水权交易所累计成交11439单 交易水量43.07亿立方米

陈克明认为,过去的两岸交流合作以点为主,是个别企业与企业之间、产业和产业的点状合作,这次的《意见》提升了两岸交往的广度,在福建省的各个领域都提出了发展闽台关系的具体做法。“从‘点’到‘面’,面的接触越大,两岸的关系就会越紧密。”

“镇院之宝”《茶馆》开启北京人艺上海驻演

双方同意加强两国发展战略对接,进一步推动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合作走深走实。双方表示愿尽快签署关于推动构建中尼跨喜马拉雅立体互联互通网络发展合作的谅解备忘录和关于共同推进“一带一路”建设的合作框架协议。双方承诺在口岸、公路、铁路、航空、电网、通信等方面加强互联互通,帮助尼泊尔从“陆锁国”转变为“陆联国”。

黄河壶口瀑布现“金流飞瀑”景观

今年以来,防止返贫监测帮扶机制有效运行。有监测帮扶任务的25个省份都调整了监测范围,并开展常态化监测帮扶。农业农村部指导受灾地区用好防止返贫“绿色通道”,对地震、洪涝灾害等突发情况出现返贫致贫风险的,实行先帮扶再完善手续,有效化解因灾返贫致贫风险。

重庆武隆区一高层居民楼突发火灾

她举例,网基会支持策划制作的网络纪录片《新时代,我在中国》以在华外籍友人为主角,讲述其在中国生活学习工作、拥抱中国文化、实现人生价值的精彩故事。来自法国的潘伯良,2016年起在云南昆明定居,他见证了当地的可持续发展和对环境保护的重视;另一位来自法国的路明是短视频创作者,通过自己的视频分享他眼中的中国文化,搭建了沟通中外文化的桥梁。

相关资讯
热门资讯